摘要

目的观察改良型双反牵引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关节科采用双反牵引技术治疗的6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男37例, 女29例;年龄(44±14)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双反牵引技术复位胫骨平台骨折, 其塌陷的关节面用自行研发的万向高亲和力顶棒技术复位、腓骨移植支撑或用"箍煲"技术恢复增宽的胫骨平台横径。记录患者术后第2天的骨折复位情况并采用Rasmussen进行影像学评价, 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 以及术后3、6个月的骨折临床愈合率。结果 66例患者术后随访12.0(8.0,16.5)个月。术后第2天的Rasmussen影像学评价:优60例, 良4例, 可2例, 优良率为97.0%(64/66)。术后3、6个月VAS评分[1(0,1)、0(0,1)分]、HSS评分[84(78,88)、91(85,95)分]均较术前[4(3,5)、36(29,39)分]显著改善, 且术后6个月均较术后3个月显著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率(100%, 66/66)较术后3个月(77.3%,51/66)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仅1例患者出现术口延缓愈合, 无术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内固定松动或外露等。结论改良型双反牵引技术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以获得优良的骨折复位影像学评价, 并恢复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