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作者:王亚杰; 史利卿*; 季坤; 马建岭; 李扭扭; 董尚娟; 王丽云; 温绍惠; 宋欢; 李佳珊; 王颖
来源: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 23(08): 2795-2801.

摘要

目的探索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型证素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41例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中医证素,进行描述性统计。运用因子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结合方法进行非线性降维研究,提取主要病性及病位证素并加以总结分析。结果利用因子分析共提取公因子8个,累计贡献率为62.454%。主要病性证素是风(63.48%)、湿热(48.55%)、寒饮(41.49%)、阳虚(21.99%);主要病位证素是肺(100%)、脾(73.86%)、咽(43.98%)、胃(26.14%),主要证型为风邪伏肺证(66.8%),湿热蕴肺证(61.8%),寒饮伏肺证(12.4%),痰湿蕴肺证(9.1%)。通过聚类分析得:湿热病邪可单独聚为一类,湿热可与风邪相兼聚类,风邪与湿热及阳虚相兼为患者可聚为一类。结论感染后咳嗽的主要病性证素为风、湿热、寒饮;主要病位证素为肺、脾、咽、胃;主要证型为风邪伏肺证、湿热蕴肺证及寒饮伏肺证。不同聚类方法所得结果与临床感染后咳嗽的复杂病机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