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启蛰和惊蛰本指两种不同的物候和节气。“启蛰”之名起源甚早,初指“始发蛰”,物候表现为“东风解冻,蛰虫始振”,它发生在季冬之末至孟春之初,距离冬至四十六日左右,与立春时间相当;“惊蛰”之名产生于二十四节气中,物候表现为“雷乃发声,蛰虫咸动”,发生时间在孟春之中至仲春之初,距离冬至七十五日左右,同时也是春耕正式开始的时间。启蛰与惊蛰的混同发生在西汉时期,是二十四节气体系调整并推广至民间后发生的。启蛰因与立春冲突而退出节气体系,惊蛰以其同为春季蛰虫动向且指示春耕而被纳入节气体系。随着历法的发展,物候对授时的影响减弱,启蛰和惊蛰不再被刻意区分,两者均被作为春季“发蛰”现象一概而论。启蛰和惊蛰两个概念同流而异源,理清此种关系特别是理清其异源关系,对于准确认识中国古代节气名称的生成和变迁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