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病原学魏氏梭菌即产气荚膜杆菌,一般可分为a、b、c、d、e、f、g七型。为革兰阳性粗短大杆菌,大小1~1.5微米×3~5微米。两端钝圆,无鞭毛,不能运动,单个或成双排列,偶见链状。芽孢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极端,芽孢直径不大于菌体,一般培养时不易形成芽孢,在无糖培养基中有利于形成芽孢。在机体内可产生明显的荚膜。形成芽孢后本菌变成一种生长休止的状态,直到暴露于适合生长的环境才开始大量生长。水貂魏氏梭菌病主要由a型引起,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和消化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