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T2*校正的多回波Dixon技术定量测量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细胞脂肪变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7例经临床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并自愿接受肝穿刺活检的患者(实验组)及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研究。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双回波和T2*校正的多回波Dixon序列行肝脏MRI扫描,测量肝脏的脂肪分数(FF双回波和FF多回波)。实验组患者在MRI检查1天后行肝脏穿刺活检,进行病理学观察并测量脂肪百分比(LCR),并相应的将患者脂肪变性程度分为正常(<5%)、轻度(5%33%)、中度(>33%且<66%)和重度(≥66%)共4级。对MRI测量的脂肪分数与病理测量的脂肪百分比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间脂肪分数(FF)的比较采用t检验,实验组中不同脂肪变性程度间脂肪分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双回波和多回波序列测量的FF值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双回波=-8.055,P<0.001;t多回波=-7.933,P<0.001)。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FF双回波和FF多回波与脂肪百分比(LCR)呈正相关关系(r双回波=0.789,P<0.001;r多回波=0.862,P<0.001)。不同脂肪变性程度分级之间FF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双回波=81.096,P<0.001;F多回波=141.749,P<0.001),但多回波技术获得的FF多回波在轻度与中度、轻度与重度和中度与重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T2*校正多回波Dixon技术测量的FF多回波的诊断效能较好。结论:T2*校正的多回波Dixon技术是一种便捷、准确的定量分析肝脏脂肪变性的影像学方法,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