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压扭断裂带发育特征及其组合样式分析

作者:王建伟; 廖伟; 曾治平; 赵乐强; 曹建军; 郭瑞超; 周健; 马骥
来源: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20, 27(06): 1-10.
DOI:10.13673/j.cnki.cn37-1359/te.2020.06.001

摘要

压扭断层的几何学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较为复杂,需要不断深化认识,这对西部压扭盆地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实践意义。野外露头区勘查和高密度三维地震数据体处理成果揭示,准西北缘乌夏地区发育的高角度逆冲断层普遍具有走滑特点,并伴有多组系次级剪切断层,从而形成典型压扭断裂带。碎屑岩层系能干性差异控制压扭断层垂向脱耦传播和分段发育,构造活动强度变化进一步控制断层发育组系及其组合样式的变化。自深层至浅层随着压扭强度的逐渐减弱,压扭断裂带在剖面上存在"辫"、"花"和"阶"状3种基本组合样式,对应平面上呈"网结"、"羽列"和"雁列"状展布。已发现油气田剖析结果表明,不同组合样式断层的油气垂向输导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是控制压扭叠合盆地油气资源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