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理想,《淮南子》的历史观表现为两大特征,其一是"道散而为德"的"衰世"说,指认社会发展是不断式微的线性过程;其二是"执后无为"的"圣人中心"论,表现出内向的精神转化。这种特征虽然道家色彩明显,但也表现出向儒、法历史观的暗中转变。这与其"务于治"的功利倾向不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