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本《建筑基准法》只是规定了保护人类生命的最低水准的抗震性能,这往往不足以满足地震后维持建筑物功能和业务连续性的需求。如果建筑物抗震性能不同,即使是遭遇相同的地震,地震后建筑物的状态也会不同。为了满足业主的多样化需求,有必要通过与业主沟通,明确相应的抗震性能目标,进行性能设计。本文展示了地震大小与建筑物受损程度之间的关系,建筑的震后受损程度以及性能设计的流程,最后提供了性能选单表和性能诊断表供设计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