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静脉溶栓桥接支架取栓对比直接支架取栓的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机械取栓的AIS患者。根据患者取栓前是否行阿替普酶桥接治疗,分为直接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评价两组血管再通率,采用出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两组治疗方式的短期疗效(短期症状改善),采用出院后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长期疗效(良好预后)。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评估两组的安全性。经济性评价采用成本效果法,若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则选用最小成本法,并采用非参数Bootstrap法进行概率敏感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绘制增量成本效果平面散点图和结合不同的支付意愿阈值绘制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线(CEAC)。结果 共41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直接取栓组251例,桥接治疗组166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直接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成功再通率分别为87.6%(220/251)、86.7%(144/166),短期症状改善率分别为54.6%(137/251)、56.0%(93/166),良好预后率分别为41.0%(103/251)、48.2%(80/166),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8%(22/251)、10.8%(18/166),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济性方面,直接取栓组总成本中位数为98 697.99元,桥接治疗组总成本中位数为102 578.93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济性相当。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从CEAC可获知当支付意愿阈值低于19 200元,直接取栓组具有经济性的概率高于桥接治疗组,当支付意愿阈值高于19 200元时,桥接治疗组具有经济性的概率高于直接取栓组。结论 直接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时的经济性相当,但是随着支付意愿阈值的增加,直接取栓组和桥接治疗组各自具有经济性的概率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