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极为罕见,发病率仅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5%,占结外淋巴瘤的3%[1],年发病率约为2/100万[2]。由于PTL发病率极低,临床特征不明显,易误诊为甲状腺炎或甲状腺癌。该疾病临床表现及组织学表现均具有异质性,大多数PTL是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其次是边缘区和滤泡性淋巴瘤[1]。对于甲状腺DLBCL,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以【CHOP】方案为代表的多药联合化疗,化疗基础上联合利妥昔单抗将取得更佳的疗效,也可根据病情采取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等治疗手段[3]。在目前治疗方案下,PTL的总体预后良好,中位生存期为11.6年[4]。死亡风险的增加可能与年龄、病理分型为DLBCL、更高的疾病分期相关[4]。文献显示,关于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报道多为小样本的回顾性分析,且相关临床数据、病理因素、是否经规范诊治方面仍存在不足[5-8]。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肿瘤血液科PT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方案和预后情况,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为规范化诊疗及更好的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 单位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