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穿刺针联合缝合钩全内缝合与半月板Fast-Fix缝合器治疗腘肌腱裂孔区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腘肌腱裂孔区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32例, 女16例;年龄16~44岁[(28.0±7.8)岁]。25例采用关节镜下穿刺针联合缝合钩全内缝合治疗(穿刺针缝合钩组), 23例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Fast-Fix缝合器治疗(Fast-Fix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IKDC)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末次随访时采用MRI检查评估半月板愈合情况。随访期内观察两组并发症(感染、腘肌腱损伤及异物激惹等)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36个月[(25.8±2.5)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两组间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IKD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穿刺针缝合钩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IKDC评分分别为(96.7±3.8)分、(4.3±1.6)分、(95.5±5.4)分, 显著高于Fast-Fix组的(93.3±1.6)分、(3.6±0.8)分、(91.9±0.8)分(P均<0.05)。末次随访时穿刺针缝合钩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IKDC评分分别为(99.6±1.3)分、(6.1±0.8)分和(99.4±0.2)分, 显著高于Fast-Fix组的(94.5±1.6)分、(4.8±0.2)分和(97.4±0.5)分(P均<0.01)。两组内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IKDC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均<0.01)。末次随访时MRI显示穿刺针缝合钩组半月板愈合率为92%(23/25), 高于Fast-Fix组的70%(16/23)(P<0.05)。随访期内穿刺针缝合钩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Fast-Fix组6例[26%(6/23)]出现膝关节后外侧肌肉不适感, 考虑与腘肌腱损伤或异物激惹有关。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腘肌腱裂孔区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下穿刺针联合缝合钩全内缝合较半月板Fast-Fix缝合器治疗具有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半月板愈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等优势。

  • 单位
    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