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政府对青岛进行全面接收。由于青岛没有电影制片业,因此电影"敌产"接收的主要对象是敌伪影剧院。在从地方接收到全国接收的过渡过程中,出现了机构与机构之间、下级与上级之间的利益角逐,整个接收过程显得错综复杂。本文通过对青岛影剧院的接收与处置情况进行梳理,试图还原战后青岛时局一隅,以检视战后国民政府在地方的接收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