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主义与和谐说的内在关联

作者:王柯平
来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43(06): 1-10.
DOI:10.19925/j.cnki.issn.1674-2338.2021.06.001

摘要

公元前200年的白登之围,见证了汉朝与匈奴由战争转向和平的重要际遇。在此之后的70余年里,汉匈关系相对"和洽",各得其所,促进了双边的社会政治与经济民生发展。历史学家汤因比从宏观历史角度对此事件评价甚高,认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践行天下观的成功范例,继而提出解决世界问题的天下主义学说。汤因比将天下主义归因于"同情感",也就是孟子所言的"恻隐之心"。从历史现实情况和中国传统思想角度来看,当时汉匈两国之间的天下主义模式是不平衡的,天下主义背后的根本动因也不是"同情感",而是基于儒家贵和意识的和谐说。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