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消渴肾方对早中期糖尿病肾脏病db/db小鼠蛋白尿及纤维化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用SPF级C57BL/KSJ系db/db小鼠50只,同遗传背景db/m小鼠10只。适应性饲养后将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消渴肾方低剂量组、消渴肾方中剂量组、消渴肾方高剂量组,db/m小鼠为正常组。连续给药12周,观察一般情况,检测随机血糖、给药前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分别在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 (1)与模型组比,消渴肾方低、中剂量组随机血糖明显降低(P<0.01),较西药组更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给药后西药组、消渴肾方低、中剂量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显著下降(P<0.01),且消渴肾方低、中剂量组较西药组更明显(P<0.05,P<0.01);(2)各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各用药组谷丙转氨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渴肾方中剂量组的谷草转氨酶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和西药组比,消渴肾方低、中剂量组血清白蛋白显著升高(P<0.01);(3)光镜下较模型组的肾小球结构紊乱、毛细血管袢肥大、基底膜增厚迂曲、系膜基质增生、肾小囊窄缩、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糖原沉积及胶原纤维增生等病理变化,西药组、消渴肾方低、中剂量组有不同程度改善。电镜下较模型组的基底膜呈弥漫性均质性增厚、三层结构模糊、足突广泛融合、足细胞下间隙、窗孔结构消失、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呈团块状等超微结构改变,西药组、消渴肾方低、中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4)纤维化相关因子检测发现,与模型组比,不同剂量消渴肾方组治疗后的转化生长因子-β1、磷酸化Smad2和Smad3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消渴肾方中、高剂量组磷酸化Smad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Smad7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剂量消渴肾方不同程度上调E-钙黏蛋白表达、下调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其中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1)。结论 低、中剂量的消渴肾方颗粒能有效降低早中期糖尿病肾脏病db/db小鼠的随机血糖和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改善肾脏病理损伤并修复肾脏超微结构。其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早期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通路介导的肾脏纤维化相关。

  • 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