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慢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模型,探究小柴胡汤对慢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用65只SPF级SD大鼠,通过骨钻制备出圆形骨缺损滴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慢性化脓性颌骨骨髓模型。1个月后随机抽取5只检测造模结果。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剩余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A组清创术+生理盐水;B组清创术+小柴胡汤;C组清创术+头孢;D组清创术+小柴胡汤+头孢。给药后2、4、8周每组分别处死5只大鼠,CBCT检测骨缺损范围、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炎症因子IL-6、IL-1β水平和免疫组化检测BMP-2,用统计学分析所得的数据。结果 CBCT: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在给药后2、4、8周骨缺损范围均减小(P<0.05),与C组相比,B组、D组骨缺损范围减小(P<0.05),与B组比较,D组骨缺损范围减小(P<0.05)。炎症因子IL-6、IL-1β水平: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在给药后2、4、8周IL-6、IL-1β水平均降低(P<0.05),B组、D组IL-1β水平均较低于C组(P<0.05),D组IL-6水平低于C组(P<0.05),但B组与C组IL-6水平虽然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D组IL-1β、IL-6水平均低(P<0.05)。BMP-2免疫组化检测:A组、B组、C组、D组均出现阳性表达,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在给药后2、4、8周平均光密度高(P<0.05),B组、D组平均光密度高于C组(P<0.05),与B组比较,D组较高(P<0.05)。结论 1.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大鼠下颌骨上成功建立慢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模型;2.小柴胡汤对大鼠慢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当与头孢联合应用时治疗效果优于小柴胡汤或头孢单独治疗效果。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