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消极情绪、睡眠质量及社会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5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20例COP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60例在采取常规干预措施的同时实施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干预时间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mMRC)、消极情绪感受[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社会行为能力(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 SDSS)及睡眠质量(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呼吸困难程度低于对照组(χ2=10.376,P<0.05);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SDS[(53.75±3.36)分、(32.12±3.06)分]、SAS评分[(42.62±4.29)分、(28.31±3.7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1.36±3.28)分、(39.43±3.26)分]、[(53.58±4.74)分、(36.19±4.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SDSS评分[(10.38±2.10)分、(7.62±1.48)分]均较对照组[(13.49±3.62)分、(10.85±2.10)分]显著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焦点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模式应用于COPD患者,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减轻呼吸困难程度,增强社会行为能力,这对提升公共卫生防控质量、促进COPD患者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作用。

  • 单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