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应试的需要、场地的限制、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到位、顾虑安全隐患等,在体育常态课中出现了教学内容单调、练习形式单一、体能练习安排随意性大、缺乏科学性指导等现象,导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不浓、热情不高,大都处于被动练习状态。基于此,笔者从练习内容多样化、教学分层多样化、教学手段多样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升了练习效果。在练习中学生易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感受到参与体能练习的快乐,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