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卢卡奇与布莱希特之争,关系着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新动向,是马克思主义美学自身的扬弃与发展。卢卡奇从现实主义的传统出发,以历史总体性审视、关照资本主义的物化现象,通过小说中的典型来展现艺术的人道主义精神。相反的是,布莱希特站在现代主义的先锋派一方,以戏剧艺术为关注点,推崇蒙太奇、并置、内心独白等艺术手法,希冀通过这些艺术手法来推动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本研究通过梳理这一论争的始末,试图把握卢卡奇与布莱希特在论争中的主要分歧,厘清两者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来源及立场,在此基础上洞悉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本次论争中的发展张力,继而框定这一论争的核心脉络与要旨。卢卡奇与布莱希特之争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内部的一场大讨论,丰富并推进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