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种类,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174例,描述其临床特征、病原菌种类,探讨预后相关危险因素,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预后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期间,共有174例入选,其中男108例(62.1%),女66例(37.9%);平均年龄(53.9±27.3)岁,年龄<18岁31例(17.8%),18~<65岁56例(32.2%),≥65岁87例(50.0%);ICU患者59例(33.9%),心外科58例(33.3%),呼吸内科21例(12.1%),普外科14例(8.0%),另有神经内科、血管外科、骨科等。所有患者均有发热,起病时体温37.537.9℃3例(1.7%),38.038.9℃81例(46.6%),39.039.9℃85例(48.9%),体温≥40.0℃5例(2.9%);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10×109/L)162例(93.1%),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0.75)166例(95.4%),血小板下降(<100×109/L)24例(13.8%)。病原菌株中白念珠菌99例(56.9%),光滑念珠菌37例(21.3%),近平滑念珠菌20例(11.5%),克柔念珠菌11例(6.3%),热带念珠菌4例(2.3%),其他念珠菌3例(1.7%)。死亡患者87例,病死率50.0%(87/174);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血小板减少、低白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留置导尿管与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患者死亡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白蛋白血症、合并细菌血症、留置导尿管为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以ICU及外科感染者最常见;病原菌仍以白念珠菌为主,病死率高;高龄、低白蛋白血症、合并细菌血症、留置导尿管与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患者死亡相关。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