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VD)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浆肾素活性(PRA)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41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同期选择142例接受体检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生化指标、血液中25(OH)D含量的检测与分析。高血压组再根据维生素D含量分为VD轻度缺乏组[25(OH)D 15~30 mmol/L]、VD重度缺乏组[25(OH)D<15 mmol/L]以及VD正常组[25(OH)D>30 mmol/L],比较三组患者的内皮功能(RHI值)及肾素,并对内皮功能和立位肾素活性及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健康人群相比较,高血压组血压升高,维生素D含量减少,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有一定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重度缺乏组的血浆肾素活性PRA高于VD正常组和轻度缺乏组;VD重度缺乏组的RHI值低于VD正常组[(1.4±0.15)mmol/L vs (1.6±0.20)mmol/L,P<0.05]。维生素D与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等高血压昼夜规律均呈负相关(P<0.05),与夜晚收缩压下降率和夜晚舒张压下降率呈正相关。维生素D、总胆固醇为内皮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维生素D、24 h平均心率是立位肾素活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含量较低,会影响到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血浆肾素活性,临床应提高重视。
-
单位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