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处理方式对发酵床模式下猪主要寄生虫病防治效果

作者:李健; 华利忠; 蔡梦; 杨杰; 徐小波; 宦海琳; 邵乐; 秦枫; 潘孝青; 顾洪如*
来源:畜牧与兽医, 2018, 50(12): 108-112.

摘要

探讨发酵床养猪模式下寄生虫病防控效果,构建寄生虫病防控规程。将发生寄生虫病的表层垫料混匀,添加4组发酵床表层,将60头35日龄苏钟猪随机分为4组:A组(垫料翻耙后进猪,定期药物驱虫2次)、B组(垫料堆积发酵后进猪)、C组(垫料发酵后进猪,定期药物驱虫2次)、D组(垫料翻耙后进猪,感染寄生虫时药物治疗1次),试验期120 d。垫料堆积发酵组垫料发酵温度极显著高于垫料翻耙组(P<0.01),并且堆积发酵后垫料中未检出寄生虫卵,试验第45、90天在垫料和粪便中的蛔虫卵、鞭虫卵、球虫卵数量均处于低水平;采用药物驱虫程序可有效降低猪粪便中的蛔虫卵、鞭虫卵、球虫卵数量和对应寄生虫的感染率,但不能避免垫料中寄生虫的重复感染; B、C组末重、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A组(P<0.05)和D组(P<0.01),A组末重、总增重、平均日增重也均显著高于D组(P<0.05)。综上所述,在发酵床养猪模式下,采用进猪前药物驱虫、垫料堆积发酵,猪群饲养阶段定期驱虫,同时注意养殖管理器具消毒,可有效降低寄生虫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