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北方粳稻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崔月峰; 卢铁钢; 孙国才*; 王桂艳; 王健; 黄文佳
来源:福建农业学报, 2019, 34(06): 630-637.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9.06.002

摘要

【目的】研究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炭化(即生物炭)还田对北方粳稻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北方超级粳稻沈农265为试材,采用育苗移栽的种植方式,设置常规生产、秸秆直接还田(6 t·hm-2)、低量生物炭还田(2 t·hm-2)和高量生物炭还田(40 t·hm-2)等4个处理,分析沈农265的物质生产及产量差异变化。【结果】与常规生产相比,秸秆直接还田后粳稻干物质积累不足,叶输出率和贡献率分别显著降低了41.19%和34.69%,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有效穗数都呈现出负向效应,致使产量下降;高量生物炭还田下干物质积累有下降趋势,叶和茎鞘输出率分别显著降低了21.41%和17.43%,每穗实粒数下降;低量生物炭还田使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叶贡献率显著提高11.68%,水稻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有效穗数产生正向效应,有提高产量的潜力。【结论】适宜的秸秆生物炭还田(2 t·hm-2),有利于促进北方稻区的水稻生产。

  • 单位
    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