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1977年4月,徐其军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从小看到很多农村孩子的读书梦无法实现,他立志当一名乡村教师。为了这个梦想,徐其军三次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留在了家乡最穷、最缺教师的枣林小学当教师。当时,全校只有76名学生、6名教师,当地流行这样一句口头禅:“家有一缸粮,不来枣小上。”他的到来,令枣林小学的孩子们欣喜异常:徐老师能讲一口悦耳动听的普通话,徐老师会写一手潇洒漂亮的粉笔字,徐老师上课时会随时吟诵出优美的诗句,徐老师还会教外语。下课时,徐老师还会和学生做游戏、下象棋,讲好听的故事!同事们也发现徐其军老师工作极为认真。他不仅制订了详尽的教学计划,而且每一堂课前都做细致的备课笔记,还经常把来不及批改的作业捆在自行车后带回家。为了让学生受到正规的英语口语训练,他自掏腰包买了录音机,放在办公室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