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任何时候,"当下感"都是检验戏曲创作得失的标尺。以剧作家为例,从以关汉卿为代表的"元曲四大家",到明清时期的汤显祖、孔尚任与洪昇,再到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田汉、吴祖光,改革开放之后的魏明伦、陈亚先等,他们的创作无不表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戏曲创作的"当下感"无关乎题材的取舍,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新编历史剧、戏曲现代戏创作都不是戏曲疏离"当下"的理由。同理,任何题材都可以传输出"当下"的感受。所谓"当下感",首先是价值观取向。

  • 单位
    上海戏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