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尧舜到孔子,从周朝到汉唐,人们普遍认为“乐以治心”,凭借音乐之力使中国人养成一种富于“谐和性质”的国民思想,进而以谐和态度待人处世并最终达到治理社会之目的,才是中国音乐的根本。生于“礼乐之邦”,深感“中国音乐既那样衰落,西洋音乐又这样隔阂”的王光祈,在创办了“少年中国学会”和“工读互助团”后旅欧留学德国的岁月里,抱着此次出国如果仍不能找到正确的救国之路就“最好是到太平洋里与鱼虾作伴侣”的悲壮之志,以记者和社会活动家的敏锐观察之思,在对中西方不同经济、政治、外交与文化发展等的述评中,由最初的学法律和政治经济而改习音乐,从比较研究中西音乐再到力主“创造国乐”以唤起“民族自觉”之心、以国乐陶铸“民族独立思想”。他在继承中华民族独特“礼乐”思想的基础上,找到了延续少年中国运动、开展社会改造、振奋民族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新路径新方法,并为此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激情与心血。
-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