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纤维素的开发利用依旧是一个难题。为提高纤维素的利用率,寻找一株安全性能较高,产酶效率较好的菌株,以期将该菌株作为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提升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从牦牛瘤胃中提取一株高产纤维素菌株,并对其进行16SrDNA的鉴定以及探究在不同温度、pH、接种量和不同发酵阶段下,菌株产内切型-β-葡聚糖酶、外切型-β-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的特性。通过形态学鉴定以及16SrDNA基因序列的测定,最终确定高产菌株M1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产酶结果表明,M1产内切型-β-葡聚糖酶酶活力大于外切型-β-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在35 ℃,pH7,接种量2%的条件下,产内切型-β-葡聚糖酶的效率最高;在30 ℃,pH 6,接种量2%的条件下,产内切型-β-葡聚糖酶的效率最高;在30,pH 6,接种量1%条件下,产β-葡萄糖苷酶的效率最高;在M1生长过程中,先产生了β-葡萄糖苷酶,其次是外切型-β-葡聚糖酶、内切型-β-葡聚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