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滨海盐沼湿地植被生长季生态系统CO2交换特征和影响机制,以辽河口芦苇盐沼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协方差技术观测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特征,并分析了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Ta)等环境因子和生物量对CO2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季内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生态系统呼吸(Reco)和NEE各月日平均变化曲线分别呈倒“U”型、横向“S”型和“U”型。CO2交换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GPP和|NEE|在6月累计值最大(分别为273.5、210.5 g C·m-2),Reco在7月累计值最大(76.7 g C·m-2)。白天PAR是NEE的主控因子,NEE与PAR符合直角双曲线关系,PAR可解释NEE变异的37.7%~51.6%,且光曲线拟合参数在6月达到最大值。夜晚呼吸(Reco,night)受Ta、10 cm深土壤含水量(SWC10)的协同影响。在不同SWC10范围下,Reco,night与Ta均呈指数相关关系。当SWC10≤35%时,Reco,night值集中于生长季初期和末期,温度敏感性(Q10)为1.44;当SWC10>35%时,Reco,night值集中于生长季中期(Q10为1.97)和旺盛期(Q10为2.03)。2020年生长季,辽河口芦苇盐沼湿地表现为CO2汇,NEE为-693 g C·m-2,GPP为1043 g C·m-2,Reco为350 g C·m-2。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