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剑阁地区栖霞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作者:邓小亮; 林良彪*; 余瑜; 王亚男; 李晔寒; 郭炎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7(02): 198-209.

摘要

研究川西北剑阁地区马儿岩剖面中二叠统栖霞组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古沉积环境意义,为川西北地区中二叠世古环境演化的研究提供信息。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薄片鉴定,结合主元素、痕量元素测试分析等方法对马儿岩剖面栖霞组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进行讨论。陆源Al2O3和TiO2含量较低,两者具强烈正相关;ΣREE与陆源Σ(Al2O3+TiO2)具强烈正相关,指示栖霞组沉积水体较为稳定且不受陆源碎屑影响;古水深指标Sr/Ba、1000×(Sr/Ca)的平均值分别为6.89、8.40,指示栖霞组为离岸较近的海相沉积环境;古气候指标MgO/CaO平均值为0.06,指示气候环境较为潮湿;古氧相指标V/(V+Ni)为0.35~0.79(平均值为0.52),V/Cr平均值为0.95,Ni/Co比值为5.51~7.42(平均值为6.47),U/Th比值为0.33~2.57(平均值为0.93),指示整体处于贫氧—富氧沉积环境;平均古水温为28.2℃。研究区栖霞组碳酸盐岩沉积于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的贫氧—富氧环境,从栖霞组到茅口组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古水温、盐度和含氧量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