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加味芪榔方治疗气阴两虚型药物依赖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5—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诊治的气阴两虚型药物依赖性便秘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最终对照组35例、治疗组37例完成研究。对照组予加味芪榔方模拟剂+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治疗组予加味芪榔方+乳果糖口服液模拟剂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粪便性状,排便费力,排便时间,下坠、不尽、胀感,排便频率,腹胀)积分、中医症状(排便次数、大便干结、排便无力、纳呆、腹胀、乏力、排便不尽、心烦少眠)积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随访4周后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便秘主要症状积分和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后除下坠、不尽、胀感积分和排便不尽积分外,治疗组其他各项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NF-κB、TNF-α、IL-6、IL-12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33/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30/3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8.2%(6/33),对照组复发率为53.3%(16/3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芪榔方治疗气阴两虚型药物依赖性便秘可明显减轻症状,疗效优于乳果糖口服液,且复发率低,推测减轻炎症反应是其治疗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