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MRI和病理特征初探

作者:于洋; 霍天龙; 赖云耀; 洪楠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4, 48(03): 184-188.
DOI: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4.03.003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MRI征象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经手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患者在术前均行乳腺MRI检查,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判断分子亚型,分为基底细胞样型、管腔型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3组。分析病灶的MRI征象,包括病灶呈肿块样或非肿块样强化及其中肿块型病灶的形状和边缘、单发或多发等,并分析肿块的强化特点和病理组织类型及病理分级。多发者记录最大病灶的征象。应用x2精确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Kruskal-Wallis H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例中,基底细胞样型34例、管腔型144例、HER-2过表达型24例,其中呈肿块样强化者分别为29、133和19例,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136,P=0.126)。呈肿块样强化的患者中,29例基底细胞样型患者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分叶状和不规则形者分别为8、19、2例,133例管腔型患者上述形状病灶分别为23、58、52例,19例HER-2过表达型患者上述形状病灶分别为1、1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91,P<0.05)。基底细胞样型患者病灶边缘表现为光滑、有毛刺和不规则者分别为20、5、4例,管腔型分别为27、53、53例,HER-2过表达型分别为4、7、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515,P<0.01)。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多发病灶占52.6%(10/19),而基底细胞样型和管腔型中多发病灶仅占6.9%(2/29)、8.0%(24/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40,P<0.01)。增强扫描后,基底细胞样型病灶呈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和环形强化者分别为0、13、16例,管腔型分别为28、93、11例,HER-2过表达型分别为2、11、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强化曲线类型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7)。管腔型的组织学类型多样,混合型较常见(32.6%,47/144),而另2组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的病理分级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30.014,P<0.01),基底细胞样型以Ⅲ级为主(20/25),恶性程度高于另外2组。结论乳腺癌的分子亚型能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的MRI征象和病理特征,MRI有助于术前预测分子亚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