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对评估小儿肺炎炎症反应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绍兴市上虞区妇幼保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重症肺炎80例惠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入院第1天、第3天及第5天的血小板数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分析患儿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综合比较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符合2项、3项及4项SIRS诊断标准的血小板数,ALI、AR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按入院时是否发生S1RS,将患儿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两组患儿入院时的血小板数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t=2.49,P<0.05)。按治疗结局将患儿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两组患儿入院第1天、第3天和第5天的血小板数,生存组的血小板数在入院第1天、第3天和第5天无显著性差异(F=2.8,P>0.05),死亡组则血小板数持续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F=16.3,P<0.05)。生存组与死亡组ARDS的发生率分别为7.1%(4/56)与45.8%(11/24),具有显著性差异(x2=33.3,P<0.05)。病死率分别为26.7%(16/60)与10.0%(2/20),具有显著性差异(x2=3.48,P<0.05)。结论重症肺炎合并SIRS时,血小板的数量会明显升高,这与重症肺炎的病情恶化开始相关,表明血小板可能导致SIRS的启动,所以血小板数量持续下降可作为重症肺炎病情持续恶化的信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