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出圈"的苗绣、走在时尚前沿的蜡染、助力致富增收的竹编……独具特色的贵州非遗大放异彩,在不断转型融合中实现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双赢"。今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贵州苗族古瓢舞、赤水独竹漂、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等19个项目入列上榜,更多独特的贵州非遗技艺得到了更为广阔的传习空间。目前全省已有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104项、省级非遗代表项目628项、省级以上非遗传承人62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