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导致肠穿孔的相关因素,分析其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选取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共31 862例,回顾性分析发生肠穿孔患者的个人情况、穿孔因素、诊疗策略等临床资料。结果 31 862例患者中,结肠镜操作致肠穿孔16例,发生率为0.05%。其中检查导致穿孔9例,治疗导致穿孔7例。经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患者死亡,平均住院时间14.8 d。穿孔多发生于肠管转折处,其中直肠穿孔2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穿孔3例,乙状结肠穿孔8例,脾曲穿孔2例,肝曲穿孔1例。治疗方式: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7例,开腹穿孔修补术2例,穿孔修补+末端回肠造瘘6例,保守治疗1例。6例患者术后3个月至半年内再次住院行回肠造瘘还纳术。结论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导致穿孔易发生于乙状结肠,操作过程粗暴、局部肠壁薄弱及解剖结构异常是导致肠穿孔的三大重要因素。早期发现、积极手术是穿孔诊疗的基本原则,腹腔镜下穿孔修补为首选方案。
-
单位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