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加剧,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绿色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作为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结合点,绿色创新必将成为京津冀地区以及全国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关键抉择。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以京津冀13个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2008~2017年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绿色创新效率,并利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绿色创新效率空间相关性及空间集聚特征,最后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京津冀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效率水平的高低与京津冀地区创新、环境政策紧密相关,资本投入力度和废水、 SO2排放水平等非期望产出冗余是绿色创新效率未达到DEA有效状态的关键制约因素。城市间绿色创新水平差距明显,从时序上来看差距有明显缩小趋势,河北省多个城市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空间较大。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全局莫兰指数均为正值,绿色创新效率具有空间集聚特征。通过空间分析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资助力度、城市信息化程度、城市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均对绿色创新效率有正向驱动作用,但京津冀的对外开放水平受地区绿色创新发展程度作用对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影响效果不显著。鉴于研究结论,本文从扶持政策、产业结构、人才培养、创新协同等方面对京津冀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了一些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