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后现代课程取向是近年来课程研究的热门议题,也是厘清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重要参照。解构的、社会批判的、建构的、审美的以及生态的五种主要的后现代课程取向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后现代课程的万花筒。后现代的课程取向为我们提供了对课程理解的多样化思考,但它极易陷入相对主义或虚无主义,并且在如何实践的问题上也存在一定困难。尽管后现代课程还不够成熟,但作为一种课程研究的思维方式,它激发了我们对课程研究的创造力,也给课程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