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HPAH)大鼠模型肺部及血管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NC)组、1周低氧(HC-1w)组、2周低氧(HC-2w)组、3周低氧(HC-3w)组。NC组于常氧条件下饲养于通风动物笼中3周,其余低氧组动物在每日9:00—17:00(8 h/d)放入一体化低氧舱(O2体积分数10%)中进行低氧处理,时间分别为1周、2周、3周。右心导管法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 PAP),右心室收缩期末压力(RVSP);解剖心脏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V/(LV+S)。HE染色观察各组肺部中小动脉的形态学改变,计算血管壁厚百分比(WT%),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中PPAR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C各组大鼠m PAP、RVSP、RV/(LV+S)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NC组明显升高(P<0.05)。血管形态学显示HC各组相对于NC组,血管壁明显增厚,血管腔变狭窄,且随着时间延长,狭窄和增厚的程度加深。PPARγ在HC各组的表达与NC组相比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随着时间延长,下降趋势更加明显。结论 PPARγ对慢性低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