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

作者:吴婷婷; 陈炜; 吴志勇
来源: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 17(06): 629-633.
DOI:10.3969/j.issn.1007-9610.2012.06.009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间收治资料完整的4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与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在有无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两组间各项凝血功能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唯门静脉血流速度在血栓组较无血栓组显著减慢(P<0.05)。断流术后脾静脉均有血栓形成,其中9例向门静脉主干蔓延。脾肾静脉分流加断流的联合手术后,除1例门静脉主干血栓逆向蔓延至脾静脉外,肠系膜上静脉血至脾静脉经脾肾分流口分流入体循环,约2/3的病人在门静脉左右支或主干内有部分血栓。术后有无血栓形成的两组间血小板数量无统计学差异,D-二聚体均较正常值为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无论何种手术方式,术后门静脉系统均有血栓形成可能,血栓形成主要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