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最佳药物治疗(OMT)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CNKI、VIP、ChiCTR和WanFang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PCI、CABG和OMT治疗CTO病变疗效比较的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12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3.6.2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3项研究,涉及29项队列研究和4项RCT,共计21 889例患者。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概率排序第一位的是PCI(53%),第二位是CABG(47%),第三位是OMT(92%);在全因死亡(ACM)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第一位的是CABG(92%),第二位是PCI(92%),第三位是OMT(100%);在血运重建(RV)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第一位的是CABG(100%),PCI(50%)和OMT(50%)并列第二位;在心肌梗死(MI)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第一位的是CABG(98%),第二位是PCI(97%),第三位是OMT(99%);在心原性死亡(CM)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中第一位概率最高的是PCI(90%),第二位是CABG(90%),第三位是OMT(100%);在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第一位的是CABG(59%),第二位是PCI(58%),第三位是OMT(95%)。CTO病变三种治疗方式的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CRA)显示:对于ACM、RV、MI和MACCE发生率,CABG>PCI>OTM;对于MACE和CM发生率,PCI>CABG>OTM。结论 PCI能降低CTO病变患者MACE和CM发生率,疗效排在第一位;CABG能降低CTO病变患者ACM、RV、MI和MACCE发生率,疗效排在第一位。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