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明代知识型宦官文人化、儒臣化,他们一方面为诗著文,刊刻书籍,过着诗酒风雅的生活。另一方面,或通过干预帝王意志或交通外廷阁臣,广泛参与政治事务,其手段方式不一而足。饶有趣味的是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的太监金忠刻《御世仁风》以劝帝勤;进而再刻《瑞世良英》教化臣民忠孝贞廉。两本版画书籍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寄托了一个奴才对于主子和王朝的无限期望。而一介内监如此名正言顺地参与宫廷政治文化事务,恰好也说明了至少在明中期知识型宦官从奴婢群体跨越到文官序列的"儒宦"身份已得到帝王与文儒们的广泛认可。从另一个层面讲,这种转型也是他们自我文化认同的一种实践与体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