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甘薯全粉品质特性比较

作者:赵时珊; 蔡芳; 隋勇; 熊添; 蔡沙; 邹浩峰; 周德顺; 陈学玲; 何建军; 梅新*
来源:现代食品科技, 2022, 38(08): 218-228.
DOI:10.13982/j.mfst.1673-9078.2022.8.1152

摘要

对比分析19个不同品种甘薯全粉的营养品质与物化特性,结果显示,19种甘薯全粉可筛分为7类,其中营养品质最好的前三品种为Q7007>赣紫C702>宁紫8号。聚类分析显示,根据各品种性能相似,可将其划分4个大类,Ⅰ类:7个品种,持水、吸水膨胀力中等,持油力低;Ⅱ类:3个品种,持水力高,持油力低;Ⅲ类:5个品种,持水、持油和吸水膨胀力均较低;Ⅳ类:4个品种,持油和吸水膨胀力高。此外,糊化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终止温度(Tc)、热焓(ΔH)分别介于73.47~83.00℃、80.63~88.10℃、86.87~92.90℃、0.79~3.77J/g之间,To、Tp、Tc最高的是徐薯22,最低的是苏薯32。相关性分析显示,蛋白质含量与吸水膨胀性呈显著负相关,持水性与持油性分别与花青素、β-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证明甘薯全粉的营养品质与物化特性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因此,可根据不同品种甘薯全粉的营养品质、物化特性及性状相关对其进行加工利用,以期为甘薯资源的推广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