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发表在《文学》上的《饿》是萧红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对它的研究可以从文学文本与社会文本两个层面进行。在文学文本层面:首先,同样描写饥饿妇女的《祝福》成为一个重要的“前文本”;其次,萧军同期发表在《文学》上的三篇小说也可以作为重要的关联文本进行对比阅读。在社会文本层面:一方面,在《饿》中“我”与访客“曹老师”的对话是对五四时期开始流行并到20世纪30年代已经十分复杂的“娜拉”话语的一个回响;另一方面,与《文学》杂志和茅盾的关联,也将《饿》还原到30年代的历史现场,使其内容与左翼作家群、左翼刊物和文坛话语等重要论题相勾连。这些相关文学文本和社会历史因素既成为理解《饿》的多义性和萧红创作复杂性的重要查考文本,同时也因为萧红创作的介入而有了更多元的理解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