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检测集群免疫治疗(cluster immunotherapy)前后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变化,探讨集群免疫治疗的机制。方法:68例轻中度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于抗阻胺药物、布地奈德气雾剂和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给予剂量累加阶段为期7周的集群免疫治疗,而后每4周给予1次维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年,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PharmaciaUnicap100系统,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患者血清ECP值。结果:两组中所有患者均完成了为期1年的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CP值均降低,治疗组血清ECP值由治疗前的(22.14±4.20)μg/L降至(11.98±2.76)μg/L,而对照组由治疗前的(21.58±4.07)μg/L降至(16.39±3.12)μ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治疗血清EC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群免疫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ECP值,这可能是集群免疫治疗的机制之一,血清ECP值可能成为特异性免疫治疗有效的监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