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比伐芦定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4期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抗凝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武汉市汉口医院接受PCI治疗的39例ACS合并CKD 2~4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KD临床分期标准分为对照组(CKD 2~3期)和观察组(CKD 4期)。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活化凝血时间(ACT),术后24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术后30 d出血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给药后10 min ACT值[(438.38±76.79)和(413.61±66.49)s]、术后即刻ACT值[(457.38±73.13)和(425.28±60.96)s]及停药后2 h ACT值[(184.21±48.15)和(171.39±38.86)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24 h APTT[(37.67±5.51)和(39.50±9.04)s]、 TT[(37.52±8.21)和(38.44±7.04)s]及PT[(14.76±3.13)和(15.00±3.01)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d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出血学术研究会(BARC) 1型出血事件发生率[14.29%(3/21)和11.11%(2/18)]及BARC 2型出血事件发生率[4.76%(1/21)和5.56%(1/1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未发生BRAC 3~5型出血事件。对照组和观察组MACCE发生率[9.52%(2/21)和11.11%(2/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用于ACS合并CKD4期患者PCI术中抗凝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 单位
    武汉市汉口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