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支气管激发试验(BPT)FEF25%~75%(用力呼气中期平均流速)水平对诊断重症哮喘与非重症哮喘疾病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重症哮喘与非重症哮喘患者分别100例,同时选取10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比分析支气管激发试验通气功能FEF25%~75%水平的差异。结果激发前重症哮喘组、非重症哮喘组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分别为(1.79±0.63)、(2.24±0.78)L/s,与对照组(3.04±0.81)L/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后,重症哮喘组、非重症哮喘组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分别为(1.04±0.59)、(1.98±0.68)L/s,较对照组(2.74±0.99)L/s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哮喘组激发前后FEF25%~75%下降率显著高于非重症哮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激发试验及常规肺功能检测FEF25%~75%水平对于诊断区分重症哮喘与非重症哮喘疾病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同时对正确判断哮喘疾病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