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正常肾上腺组织、肾上腺皮质腺瘤组织和肾上腺皮质癌组织的蛋白质组学差异,探讨肾上腺皮质肿瘤的鉴别诊断和肾上腺皮质癌的发病、转移机制以及治疗靶点。方法分别提取9例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9例肾上腺皮质腺瘤标本以及9例肾上腺皮质癌标本总蛋白,蛋白经纯化后用固相p 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肾上腺皮质癌和肾上腺皮质腺瘤组织蛋白质,银染显色,通过PDQUEST 2DE软件分析获取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找出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切取差异蛋白质点进行MALDI TOF/TOF质谱鉴定,获取肽质指纹图谱并查询Swiss Prot数据库寻找匹配蛋白质。结果所获得的双向电泳银染图谱重复性较好,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蛋白质点约为(2 247±87),肾上腺皮质腺瘤组织蛋白质点数约为(2 375±142),肾上腺皮质癌组织蛋白质点数约为(2 143±107)。在三组组织中,发现表达递减的蛋白有ATP合酶α亚单位(ATPA)、线粒体1Q补体结合蛋白(C1QBP)、组织蛋白酶D(CATD);而14-3-3ζ/δ在腺癌组中表达最低,在腺瘤组中表达最高;PI-PLC X蛋白结构域3在三组间依次递增(P<0.01)。结论正常肾上腺组织、肾上腺皮质腺瘤和肾上腺皮质癌差异表达的蛋白与能量代谢、组织结构以及一些作用蛋白酶有关,表达差异的蛋白在肾上腺皮质肿瘤中参与肿瘤的形成及侵袭作用,其可能可作为潜在的鉴别肾上腺皮质肿瘤良恶性的分子标志,成为肿瘤的生物治疗靶点。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