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主要对现代汉语非典型宾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予以回顾和展望。经梳理,代表性观点主要有转喻观、概念整合观以及构式观。相关研究颇有洞见,但尚存缺憾。后续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立足汉语的语言事实,对非典型宾语进行重新界定和分类;第二,颗粒度观察非典型宾语的本体特征,聚焦其在细部表现方面的差异;第三,依据语言事实,选用适恰的理论模型,避免“削足适履”;最后,针对鲜有涉足但价值不浅的问题(例如语言内的能产性问题、跨语言的动因问题等),展开细致探讨,尝试填补盲区,从而全面深化对非典型宾语结构的理解和认知。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