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后肠狭窄

作者:陈发玲; 徐伟珏*; 黄雄; 盛庆丰; 吕志宝; 路丽
来源: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20, 19(11): 1016-1020.
DOI:10.3969/j.issn.1671-6353.2020.11.011

摘要

目的总结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后肠狭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上海市儿童医院普外科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治疗的18例NEC后肠狭窄患儿临床资料(包括确诊NEC后至肠狭窄的时间、手术年龄、狭窄部位、术后并发症等)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18例确诊NEC后至肠狭窄的平均时间为45.7天;手术时平均日龄73.8天。狭窄部位仅1处者14例:7例位于回肠末端,5例位于升结肠,2例位于降结肠;多发狭窄者4例,其中1例位于回盲部和降结肠乙状结肠交界部,1例位于回肠末端和降结肠乙状结肠交界部,1例位于升结肠和横结肠中段,1例位于结肠肝曲和脾曲。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4例再次行肠造瘘术,原因分别为:2例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近端肠粘连扭转坏死;另1例再发回盲部狭窄,再行肠切除肠吻合术。18例均获随访,预后良好,4例肠造瘘者已关瘘3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治疗NEC后肠狭窄效果整体良好,狭窄常发于末端回肠和升结肠。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及消化道造影结果,术中需对可疑肠管注水充盈以排除多发狭窄。NEC后肠狭窄有一定的发病形成时间,需把握一期手术时机并保证剩余肠管质量,避免发生术后再发狭窄或其他并发症。

  • 单位
    上海市儿童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