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640ka亚洲季风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作者:曾雅兰; 陈仕涛*; 杨少华; 梁怡佳; 汪永进
来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2019, 49(05): 864-874.
DOI:10.1360/n072018-00178

摘要

高分辨率、高精度定年的石笋δ18O记录现已扩展到640ka,这为研究亚洲季风多尺度特征与驱动机制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法(EMD),文章分析了该序列的轨道和千年尺度的特征、贡献及其控制因素.在轨道尺度上,四个主要周期(11.6、23.3、42.4和95.5ka)对石笋δ18O记录的贡献率为76.3%,其中岁差和半岁差周期的贡献率分别为31.1%和30.7%.交叉谱分析显示,显著的半岁差周期信号与南北半球30°太阳辐射极大值变化(BHI)的半岁差周期基本吻合,由此认为低纬降雨和温度变率对半球间低纬太阳辐射放大响应,进而影响亚洲季风的强度变化.在千年尺度上,分别有5ka和1~2ka的显著周期,大致对应于经典的Bond和Dansgaard-Oeschger旋回.海洋沉积和石笋记录交叉谱分析显示,二者在千年尺度上的变化呈现出强烈的相关性,特别是5ka周期稳定贯穿两个记录始终且信号明显,说明5ka周期是中晚更新世以来冰期-间冰期旋回的特征周期,可能是全球冰盖和太阳辐射共同作用的结果.

  • 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地理环境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