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治理“微腐败”是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坚强保障。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国乡村进入了国家资源由城市反哺农村的时代,大量财政资源下沉,乡村振兴领域微腐败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借助“制度—行为—文化”为核心要素的政治生态理论框架,以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披露的涉及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集定性(fsQCA)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微腐败”发生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单个要素不构成微腐败发生的必要条件;目前存在6种微腐败发生的组合路径;官僚主义是诱发微腐败的关键要素。由此,抓好“微教育”、筑牢“微整治”、聚焦“微权力”、关注“微领域”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微腐败的治理对策。本文研究价值在于既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微腐败治理的相关理论,也为我国从严治党、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及助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