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骨折后不同应激水平对患者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骨折创伤患者190例,根据骨折类型患者分为多发性骨折组和单发骨折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骨折患者入院时及对照组的血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MDA)、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比较两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分析骨折患者血清SOD、MDA水平与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及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结果单发性骨折组、多发性骨折组的血清SOD、APTT、P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DA、Fib、PLT、MPV、P-L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发性骨折组的血清SOD、APTT、PT水平明显低于单发性骨折组(P<0.05),MDA、Fib、PLT、MPV、P-LCR水平明显高于单发性骨折组(P<0.05)。单发性骨折组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多发性骨折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OD与APTT、PT呈正相关,与Fib、PLT、MPV、P-LCR、深静脉血栓形成呈负相关(P<0.05);MDA与APTT、PT呈负相关,与Fib、PLT、MPV、P-LCR、深静脉血栓形成呈正相关(P<0.05)。结论骨折后早期患者机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应激水平,其对其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及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可通过动态监测患者机体应激水平来评估其血液高凝状态,为预防围手术期深静脉形成提供参考依据。

  • 单位
    嘉祥县人民医院